突破3370美元!金價再度飆升,現(xiàn)在還能買嗎?
文/趙斌
黃金價格再創(chuàng)歷史高點。
截至17日19時,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價格最高觸及3371.90美元/盎司。
2025年開年以來,金價已累計暴漲23%,華爾街投行紛紛給出驚人預測:花旗押注3500美元,摩根大通瞄準4000美元,高盛更是將目標鎖定在4200美元的高位。
這場席卷全球的金價狂飆,究竟是一場理性的避險盛宴,還是資本的投機游戲?
地緣烽火點燃避險狂潮
中東沖突、烏克蘭危機等地緣政治風險持續(xù)刺激著黃金的避險屬性。
“當央行成為最大買家,黃金市場已不再是簡單的商品交易,而是國家戰(zhàn)略儲備的競技場?!眳R管信息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全球央行化身“黃金買家團”,持續(xù)凈購入黃金的行為,正在打破市場供需平衡,形成巨大的供給缺口。
特朗普政府挑起的“關稅戰(zhàn)”也推動了金價上漲。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國是直通車采訪時稱,這波金價上漲主要是因為全球投資人避險情緒所致,本輪避險還有個附加情況,那就是美元、美債受關稅戰(zhàn)影響,也變得不穩(wěn)定。過去,投資人避險是賣出股票等風險資產,買入美元和美債,當美元和美債失去穩(wěn)定性后,投資人能選擇的避險資產就只剩下黃金。
普通投資者警惕“尾聲風險”
黃金牛市正上演著現(xiàn)代版的“淘金熱”。
4月17日,金價單日波動超每盎司45美元,趙慶明提醒,追漲殺跌的心理陷阱,可能讓投機者最終淪為市場的“韭菜”。
趙慶明還提醒普通投資者要警惕“尾聲風險”。他以1980年至2000年美國通脹周期為例,揭示了一個殘酷真相,即黃金與通脹并非永遠正相關。在通脹肆虐的80年代,金價反而從每盎司850美元跌至250美元?!白分瘘S金避險的投資者,可能正踏入一個歷史陷阱。”
趙慶明建議,非專業(yè)投資者應遠離實物黃金的“保值陷阱”。他算了一筆賬:高端珠寶的溢價往往超過金價漲幅,回收時卻只能按基礎金價折價。他認為,用珠寶保值,就像用“奢侈品當存錢罐”,最終可能血本無歸。
消費理性與金價飆升的反差
金價狂飆的另一面,是消費市場的理性回歸。國內黃金飾品銷量經歷萎縮,但“存量黃金贖回潮”卻暗流涌動。
趙慶明認為,這一現(xiàn)象折射出投資者對金價波動的預期:“他們正在用腳投票,將黃金從飾品盒搬回銀行賬戶”。
投機者仍在狂歡。黃金期貨市場上,多空雙方展開搏殺。趙慶明稱,傳統(tǒng)定價模型已失效,機構預測淪為“水漲船高”的盲猜游戲。
“一旦金價突破4000美元,我們會見證歷史,也可能在制造泡沫?!?div id="ncxsami" class="ad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