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亞冬會)記者手記:徐夢桃的頭盔和熊詩芮的雪板

分享到:
分享到:

(哈爾濱亞冬會)記者手記:徐夢桃的頭盔和熊詩芮的雪板

2025年02月11日 22:07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社哈爾濱2月11日電 題:徐夢桃的頭盔和熊詩芮的雪板

  中新社記者 郭超凱

  在哈爾濱亞冬會的賽場上,兩件裝備成為記者們關(guān)注的焦點:一件是冬奧冠軍徐夢桃褪色斑駁的頭盔,另一件是單板滑雪小將熊詩芮寫有勝利“秘方”的雪板,它們屬于兩位不同年齡段的運動員。

  當(dāng)34歲的徐夢桃戴著這頂褪色掉漆的頭盔站上領(lǐng)獎臺時,人們很難想象,這頂頭盔已經(jīng)陪伴她走過四屆冬奧會,如今正隨她備戰(zhàn)第五個冬奧周期。

  這頂頭盔為何備受徐夢桃喜愛?11日,當(dāng)中新社記者將這個問題拋給徐夢桃時,這位老將坦言,她對裝備非常有感情,雪板、雪鞋等硬件壞了必須更換,但像頭盔、護臉等裝備她輕易不更換,這些裝備承載的情感意義遠超功能價值。

2月10日,在哈爾濱亞冬會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團體決賽中,中國隊獲得金牌。圖為徐夢桃賽后舉起中國國旗。 中新社記者 劉文華 攝

  頭盔上斑駁的痕跡,也是歲月與賽場的雙重刻印。從2007年長春亞冬會的銀牌到2025年哈爾濱亞冬會的金牌,徐夢桃用18年填補了職業(yè)生涯最后的空白——亞冬會冠軍,完成了“全滿貫”的壯舉。這頂絕版頭盔早已成為她滑雪生涯的一部分。

  北京冬奧會后,徐夢桃曾短暫淡出賽場,結(jié)婚、出書、參加綜藝,她暫時“藏”起了選手的身份,嘗試賽場之外的更多可能。但因放不下對滑雪運動的熱愛,她又重新回歸賽場,繼續(xù)沖擊米蘭冬奧會。

  本屆亞冬會,徐夢桃狀態(tài)出色,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個人空中技巧和混合團體決賽中斬獲金牌,并在女子雙人同步?jīng)Q賽中摘銀。她用兩金一銀的戰(zhàn)績證明:老將的堅持,是逆境中永不熄滅的火。

  如果說徐夢桃的頭盔是時光淬煉的勛章,那熊詩芮的雪板則是青春無畏的宣言。

  熊詩芮的白色雪板上寫著兩行小字——“Every day is important”(每一天都很重要)和“Fortune favors the bold”(幸運會眷顧勇敢的人)。這不僅是自我激勵,更是年輕運動員的成長宣言。

2月10日,在哈爾濱亞冬會單板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中國選手熊詩芮摘得金牌。圖為熊詩芮在比賽中?!?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本屆亞冬會,17歲的熊詩芮先是在單板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比賽中收獲一枚銀牌,隨后又在單板滑雪女子大跳臺比賽中斬獲金牌。這位小將用行動詮釋了“青春”與“勇敢”的力量。

  熊詩芮的崛起,恰似中國冰雪運動蓬勃發(fā)展的縮影。哈爾濱亞冬會開幕后僅四天,中國體育代表團已收獲27金,創(chuàng)造了中國代表團參加亞冬會的歷史最佳成績,其中不少金牌得主是“00后”乃至“05后”小將。

  徐夢桃上一次征戰(zhàn)亞冬會時,本屆亞冬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里年齡最小的選手陳雪錚尚未出生。當(dāng)徐夢桃在賽場上與小自己18歲的陳雪錚同臺競技時,人們看到的不僅是競技體育的巔峰對決,更是中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以老帶新”的友好傳承。

  從某種角度看,徐夢桃的頭盔和熊詩芮的雪板,也是兩種精神的對話。前者鐫刻著“堅守”的重量,后者書寫著“突破”的銳氣。

  當(dāng)徐夢桃向觀眾揮手致意“米蘭見”,當(dāng)熊詩芮在雪坡上劃出新的弧線,中國冰雪運動的未來,正由這兩種交織的力量共同托舉——一邊是歷久彌新的匠心,一邊是破土而出的鋒芒。(完)

【編輯:曹子健】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wù)協(xié)議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fù)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zé)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