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愛上觀鳥 認識“新朋友”打開自然之窗
中新社杭州4月19日電 題:年輕人愛上觀鳥 認識“新朋友”打開自然之窗
作者 黃彥君
“看木樁上這只翠鳥,好漂亮的顏色!”清晨,“00后”觀鳥愛好者陳潔在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qū)西山漾溜達兩小時后,一只翠鳥終于現(xiàn)身。現(xiàn)場四五位“鳥友”齊刷刷按下快門,捕捉“藍精靈”身姿。
隨著氣溫回升,候鳥開始大遷徙,觀鳥愛好者迎來黃金季節(jié)。當大眾對觀鳥群體印象還停留在“老法師”(指中老年攝影愛好者)時,一群年輕人開始抬頭望天,透過鏡頭“解鎖”鮮活世界。

陳潔是一名攝影師,從前大多拍攝風景、人像。2024年的一天,他將相機對準一只在枝頭歇腳的白頭鵯,“當時不知道這是什么鳥,只覺得很獨特。拍攝完以后用手機軟件識圖,了解了它的品種、習性,感覺像認識新朋友?!?/p>
社交媒體上,灰白相間的夜鷺被稱作“中華田園企鵝”,烏鶇化身“鶇師傅”,鮮紅的北美紅雀則神似“憤怒的小鳥”……拗口品種變成趣味昵稱,個性十足的鳥類吸引年輕人與其建立情感聯(lián)系。
“觀鳥是一個動靜結(jié)合的活動,內(nèi)向的人可以享受獨自觀鳥的寧靜,外向的人可以加入社群,認識‘觀鳥搭子’。”“95后”女生黃心璇認為,與“觀鳥搭子”的互動簡單、純粹,能夠感受到人與自然的聯(lián)結(jié)。
在許多年輕人看來,觀鳥可以看到“另一個世界”?!熬拖瘛豆げㄌ亍分械脑O(shè)定,‘麻瓜’(書中指不會魔法的普通人)看不到魔法,‘入坑’前從未注意身邊有這么多鳥類。”“95后”觀鳥愛好者伍月發(fā)文分享道,觀鳥讓自己的日常變得生動有趣。
與“打鳥”(用長焦鏡頭遠距離拍攝鳥類)不同,觀鳥活動設(shè)備門檻低。杭州一位觀鳥活動組織者麻莉(化名)介紹,長焦鏡頭并非入門必需品,用普通相機或肉眼看、望遠鏡欣賞都可以,線上小程序可以輔助識別鳥類。
麻莉說,“老法師”觀鳥樂趣在于抓拍好看的照片,年輕人則更傾向于通過觀鳥放松身心、享受戶外時光、學習鳥類知識,“類似于‘集郵’,觀察過的種類越多越有成就感,大家會在線上做觀鳥記錄、手賬等”。
小眾愛好催生觀鳥經(jīng)濟。業(yè)余愛好者入門成本低,但專業(yè)觀鳥愛好者裝備大多價值不菲。此外,一批“高端玩家”會跨市、跨省甚至跨國追鳥,催生周邊產(chǎn)業(yè)鏈。
例如,江西鄱陽湖自然保護區(qū)推出環(huán)鄱陽湖8條“觀鳥+旅游”精品線路,旅游綜合收入超5億元人民幣;云南、貴州、湖南多地,正在探索“生態(tài)+觀鳥+旅游+研學”模式,為鄉(xiāng)村發(fā)展找到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9日 20:58:33
- 2025年04月19日 19:33:44
- 2025年04月19日 19:33:20
- 2025年04月19日 19:07:07
- 2025年04月19日 17:03:29
- 2025年04月19日 11:55:23
- 2025年04月19日 10:04:07
- 2025年04月18日 14:11:13
- 2025年04月18日 13:39:47
- 2025年04月18日 12: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