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三年造成多維沖擊 專家:對話談判是唯一出路| 國際識局

分享到:
分享到:

烏克蘭危機三年造成多維沖擊 專家:對話談判是唯一出路| 國際識局

2025年02月24日 1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2月24日電(記者 管娜)當地時間2月24日,烏克蘭危機升級滿三年,在這個春天里,俄烏局勢的“堅冰”,似乎出現了消融的跡象。

  近日,俄美領導人的一通電話,似乎給這場持續(xù)延宕的危機,按下了“換行”鍵。

  然而,當下俄烏戰(zhàn)場形勢仍然膠著,一通電話、一場會談,能否迎來真正的和平?美國的動作有何考量?持續(xù)三年的烏克蘭危機,又帶來什么影響?

  中新網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張弘、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對這場危機背后的深層邏輯、和平之路的現實可能,做出深度解讀。

2022年6月5日,烏克蘭基輔,爆炸事件發(fā)生后煙霧四起。

  三年拉鋸:危機造成多維沖擊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發(fā)表電視講話,宣布在頓巴斯地區(qū)開展特別軍事行動,烏克蘭危機由此升級。

  這場被稱為“21世紀以來歐洲最大規(guī)模的軍事沖突”,由最初世人以為的一場閃電戰(zhàn),變成了愈演愈烈的持久戰(zhàn)。

  持續(xù)三年的反復拉鋸,給雙方及全球帶去什么影響?

  “烏克蘭危機給俄烏兩國帶去了巨大的傷害”,張弘指出,這場危機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難以計數,并產生了人道主義危機。

  張弘稱,西方國家對俄羅斯貿易、金融和高科技等的制裁,也給俄羅斯帶去巨大沖擊,為俄羅斯社會增加了壓力。

  放眼全球,張弘認為,烏克蘭危機持續(xù)三年,深度影響了全球格局,“隨著大國關系的緊張,地緣危機使得西方國家開始以安全、政治為借口,搞“去全球化”,試圖在產業(yè)鏈上進行重構”。

  最后,“這三年,很大程度上使世界更加碎片化,秩序更加混亂,帶來的更多的是壓力和挑戰(zhàn)”,張弘稱。

資料圖:受俄羅斯與烏克蘭緊張局勢的影響,一些烏克蘭民眾撤離到安全地區(qū)。

  兌現承諾:美方政策雙重考量

  “政府換屆導致美國在俄烏政策上,發(fā)生了顛覆性的改變?!睆埡胝f。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曾在競選時聲稱,要在當選后“24小時內”結束烏克蘭危機,就任首月就與俄羅斯就烏克蘭問題等互動,美國政府的一系列動作,有何考量?

  李海東認為,美國對烏克蘭危機的化解之道,可以概括為“兩減”——減花費、減責任。

  所謂減花費,就是減少美國的外部花費和負擔。

  李海東分析稱,“新一屆美國政府有很強的危機意識,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處理外部問題的時候,主要方向和目標,就是盡量減少美國的外部花費和負擔,而在他看來,烏克蘭危機是一個耗費美國國力的嚴重問題”。

  減責任,即特朗普想盡快兌現其競選承諾。

  李海東說:“美國政府需要在盡短的時間內,對烏克蘭危機進行可能的、暫時性的解決,以便于向美國的選民群體做交代?!?/p>

資料圖: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

  接下來,在俄烏問題上,美國又會采取什么行動?

  李海東認為,未來,美國政府要處理一些關于烏克蘭危機的具體步驟。

  “美方傳遞出來的信息,先是要?;?,隨后是烏克蘭進行選舉,然后簽訂一個相關的長期協(xié)議。”李海東說。他同時強調,“這種三步走的政策設計,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落地過程中,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

  在他看來,“特朗普政府有一種將烏克蘭危機復雜性簡單化的處理思路,美國的新思路對緩解烏克蘭危機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但各方如何利用這種可能性,來滿足自身的利益訴求,需要持續(xù)觀察”。

  化解or凍結?未來態(tài)勢并不樂觀

  近期俄美之間相互釋放的“暖意”,能否在這個春天,讓俄烏局勢的困局“堅冰”逐漸消融?

  對此,張弘認為,從俄美互動可以看出,雙方確實有意愿在短期內解決烏克蘭危機,危機失控的風險大大降低。

  他同時指出,另一方面,“雖然美俄為烏克蘭危機指出了一個新方向,但是歐洲和烏克蘭需要適應,甚至要做一定的掙扎”,這樣俄烏問題才有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有更大進展。

  李海東也表示,烏克蘭危機未來的態(tài)勢并不樂觀。

  在他看來,“烏克蘭危機本身表面上是俄烏之間矛盾的尖銳迸發(fā),深層次上是歐洲自身的安全構建進程中,出現了致命缺陷?!?/p>

  “特朗普是急于甩手,希望盡可能的把精力集中到美國國內以及更具戰(zhàn)略價值的目標上,所以,美、俄、歐、烏等各方接下來的協(xié)調,如果解決不了根本性的問題,這場危機要達成實質性的和解,是非常困難的?!崩詈|分析稱。

  此外,他還指出,“烏克蘭危機即使能夠化解,最大的可能性也是凍結,而不是根本性的解決?!?/p>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8日,美俄代表團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舉行會談。圖/視覺中國

  對話談判:解決危機的唯一出路

  當地時間2月17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安理會審議烏克蘭問題時表示,中方樂見一切致力于烏克蘭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達成的關于啟動和談的共識。

  事實上,從危機爆發(fā)之初,中方就呼吁對話協(xié)商政治解決。

  張弘說,烏克蘭危機的三年,也證明了中國一直倡導的對話談判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

  他說,“即便是在特朗普推動俄烏和談的背景下,中方關于尊重各方合理安全關切的主張,仍然是有效的?!?/p>

  另一方面,李海東分析稱,“烏克蘭危機非常鮮明地暴露出,舊的安全觀對國際和平的嚴重破壞,聯盟政治排他性的思維,零和博弈的邏輯帶來的歐洲現有陣營對立、安全撕裂沖突不斷等問題?!?/p>

  “在這種現實背景下,世界呼喚新的安全觀,而中方所倡導的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xù)的安全觀,向歐洲國家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展示出了一個消解區(qū)域危機的根本解決之路。”李海東說。

  他還表示,在烏克蘭危機的整體化解過程中,中國的外交斡旋努力從未停止,所以,“中方的觀念和行動都表明了,烏克蘭危機只有通過政治解決,以一種新的觀念去推進,才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完)

【編輯:張乃月】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