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評:消費者苦女裝亂象久矣
中新網北京4月2日電(記者 王詩堯)上衣越來越短、褲子越來越長、90斤的女生只能穿L碼……近日,“女裝啥時候能回歸正常審美”話題登上熱搜,這已經不是消費者第一次吐槽女裝尺碼問題,為何依舊無解?
近年來,女裝市場的流行趨勢逐漸偏向極端化設計,如超短上衣、拖地褲、低腰裙等。風靡一時的“BM風”“女團風”不僅推崇極端瘦削的穿搭,更在時尚圈和社交媒體的推動下,逐漸成為主流審美,甚至被品牌方視為吸引年輕消費者的賣點。

與此同時,相比越來越偏向“童裝”的上衣,號稱“常規(guī)款”的女裝拖地褲褲長直奔110cm,導致消費者往往需要裁掉一大截才能穿。
“拖地褲+厚底鞋”被打造成網紅標配穿搭,“腿長兩米”的畸形審美讓消費者產生“不穿拖地褲就落伍”的焦慮。
然而,這種“一刀切”的時尚潮流并未真正滿足廣大女性消費者的需求,反而讓許多人對此感到不便甚至產生“身材焦慮”。

另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是女裝尺碼的不合理性。許多消費者反映,明明是標準身材,卻在不同品牌間經歷著“尺碼漂移”——同樣的身材,可能在一個品牌需要穿S碼,而在另一個品牌卻要選L碼。即便是同一品牌,3年前的M碼和現(xiàn)在的M碼可能也相差甚遠。
特別是近年來,一些品牌刻意縮小尺碼,使得原本合適的尺碼變得偏小,導致許多女生被迫“越買越大”,甚至習慣性選擇比自身體型大1-2個碼的衣服,極大增加了網購和試穿的難度。
當消費者因尺碼問題產生自我懷疑時,更容易沖動消費,試圖通過“買對尺碼”證明自己的身材“達標”。

除了尺碼和設計問題,女裝的“口袋缺失”現(xiàn)象也讓許多消費者感到困擾。相比于男裝用料大方、口袋實用,女裝往往設計緊身、輕薄,甚至連基本的口袋都難以找到。部分女裝牛仔褲前兜淺到只能塞進半張信用卡,甚至直接縫死口袋,做成純裝飾。
“如果女裝口袋夠用,誰還會買那么多包包?”有觀點認為,女裝缺乏口袋可能是品牌推動手提包、腰包等配飾銷售的一種策略,使女性消費者掉入“隱形消費陷阱”,不得不額外購買配件。
女裝的尺碼亂象和口袋消失,本質上是行業(yè)對女性消費者的“雙重剝削”——一邊用尺碼制造焦慮,一邊用設計強迫消費。只有當消費者覺醒、用錢包投票,行業(yè)才可能回歸“為人服務”的本質。否則,這場“越穿越小、越穿越不實用”的荒誕劇,仍會繼續(xù)上演。(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3日 08:14:58
- 2025年04月02日 14:23:48
- 2025年04月02日 12:12:18
- 2025年04月02日 11:59:53
- 2025年04月02日 11:44:02
- 2025年04月02日 09:11:29
- 2025年04月01日 17:48:16
- 2025年04月01日 17:47:40
- 2025年04月01日 14:51:53
- 2025年04月01日 13: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