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體育|娛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視 頻·圖 片·論 壇|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廣 告|演 出|圖 片 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臺"立法"難嚇阻體罰 調查顯示52%學生仍遭體罰
2007年06月04日 10: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4日電 臺灣人本基金會3日公布最新體罰調查報告,發(fā)現(xiàn)在“立法”禁止體罰后,仍有52%的中小學生被體罰,甚至推估有145萬學子受罰;且動手打的比率雖降低,但罰站比率卻比以前更高。

  據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人本基金會前年公布中小學生的體罰率達64%,今年再調查時,體罰率已降到52%,如果罰站不視為體罰,則體罰率更降到40%;但“立法”禁止體罰后還有這么多老師冒著違法風險打學生,也令人吃驚。

  這項調查顯示,直接用手或棍子打學生、打耳光,或叫學生自己打自己、同學互打的比率,已從前年的51%降到今年的27%;但當年罰站的比率僅10%,如今卻上升到35%。

  值得注意的是更傷害學生心靈的“惡性處罰”,人本指出,有7.6%的中小學生在這一學期內曾受言語羞辱,5.1%曾被老師當眾出丑,4.8%曾被孤立,只因老師要其它同學不跟受罰者玩或講話。

  至于被體罰的原因,有64%的孩子表示是因“行為違反規(guī)定”,如遲到、上課說話、吵鬧、儀容不整、忘記帶東西等;有53%是學業(yè)不符要求,如考試成績不好、上課不專心、沒交功課等;還有23%的學生則因“連坐”處分而受罰。

  但大部分的中小學生都對體罰逆來順受,調查顯示,有73%的學生乖乖接受體罰,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同意“老師打我是為我好”,只有10%的學生不接受體罰;但也有24%的學生表示,曾有被冤枉處罰的經驗。

  臺北市家長協(xié)會理事長包崇敏說,原來不體罰的老師“立法”后并無影響;但原來會體罰的老師,則有一半變成不管教,另一半則想著如何體罰才可以不負法律責任,“更可惡的還有老師改用孤立、羞辱的方式來懲罰學生,這比體罰還可怕!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