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chǎn)|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wǎng)|華文教育|視 頻|產(chǎn)經(jīng)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站內(nèi)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臺灣大學校長會議漲學費提案引爭議 學生喊反對

2007年01月12日 21:21

  中新社香港一月十二日電 臺北消息:全臺大學校長會議十一日正式提案,要求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放寬各校學雜費調(diào)整幅度到百分之十。

  當天,在高雄市中山大學的會場外,二十多名臺灣大學生高喊反對。

  《聯(lián)合報》十二日報道,大學校長會議通過的公立、私立、技專三個院校協(xié)會共同提案,要求“教育部”給予大學較大的學雜費自主空間。

  報道說,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已表態(tài),今年該校將漲學費,漲幅不超過百分之五。

  李嗣涔在六日舉辦“高教學雜費政策與改革”論壇中還表示,臺灣高教學費并不高,但長久的經(jīng)費不足已排擠到學校對弱勢學生的照顧。

  中山大學校長張宗仁認為不應調(diào)漲。但他也表示,若其他公立大學大幅漲學費,校方還是會進行相關討論。

  文化大學一位蔡姓同學說,當局用就學貸款解決高學費問題,弱勢學生一畢業(yè)就背負新臺幣六、七十萬元債務;學費高漲會造成學生受教權益受損。

  據(jù)指由學生組成、反對學費調(diào)漲的團體“教育公共化連線”發(fā)言人潘欣榮指,學費漲百分之十,則私立大學最多會有新臺幣七千元的漲幅,對一般家庭來說負擔更沉重。

  該團體主張,大學應與師生家長共同要求當局增加教育預算。

  臺灣“教育部”次長呂木琳則介紹,據(jù)二00五年統(tǒng)計,臺灣十八歲到二十三歲的高等教育人口共有一百三十六萬人,其中二十一萬人平均每戶家庭可支配年收入低于新臺幣五十五萬元。

  他表示,這二十萬人中,還有十萬人未受幫助,學校考量調(diào)漲學雜費應提供完善的助學計劃。

  前臺灣“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在會中作專題演講時表示,每年吵一次學費要調(diào)漲百分之幾沒必要,各界應坐下來談,究竟臺灣的教育資源如何分配;各大學應提出完整論述,說服大眾不同的大學應收多少學費。

  臺灣“教育部”指,下學期各校學雜費調(diào)整幅度最遲四月份對外公布;學校要求自主空間,也要承擔更多責任;今年大學評鑒“成效不彰”的大學明年要降低學費。

  “反高學費聯(lián)盟”認為,物價節(jié)節(jié)上升、工資縮水,已造成民眾雙重負擔,“教育部”處理不同意見中造成了學生和學校對立。


 
編輯:李淑國】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chǎn)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