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文明的坐標(biāo) | 尋根上海 走進(jìn)廣富林文化遺址

佘山腳下,富林湖畔,廣富林文化遺址見證著上海的興起和發(fā)展。內(nèi)藏水下展區(qū)的廣富林文化展示館、青瓦白墻的徽式建筑、廣富林考古發(fā)現(xiàn)的珍品文物都在述說著上海的歷史變遷。跟隨直播,在湖光山色之間攬盡上海千年歷史。

分享到:
圖文滾動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7 18:07
    佘山脚下,富林湖畔,广富林文化遗址见证着上海的兴起和发展。内藏水下展区的广富林文化展示馆、青瓦白墙的徽式建筑、广富林考古发现的珍品文物都在述说着上海的历史变迁。跟随直播,在湖光山色之间揽尽上海千年历史。
  • 中新网记者李秋莹
    2022-08-18 16:04
    各位中新网的网友大家好,我是中新网记者李秋莹,现在我所在的位置是上海市广富林遗址,这里还有一个名字被人所熟知:上海之根,松江之源。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的考古工作发现了大量来自史前文明的遗存,时间一直可以追溯到距今5500年以前,如此便有了“先有广富林,后有松江史”的说法,广富林遗址也就成了“上海之根”的重要一脉。
    今天我们就跟着工作人员的脚步,带领大家一同走进广富林遗址,探寻上海之根,松江之源。
  • 中新网记者李秋莹
    2022-08-18 16:10
    上海广富林古文化遗址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时期的遗址,它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上海历史文化之根”。遥看这座漂浮于湖水中的博物馆,感受上海的历史重量。
  • 中新网记者李秋莹
    2022-08-18 16:13
    1958年,村民开挖河道时发现了众多陶罐玉器,经权威专家认定,这里是古代的一个生活遗址,从此广富林遗址首次被发现,后历经五十年四次考古发掘,出土众多史珍贵文物。
  • 中新网记者李秋莹
    2022-08-18 16:36
    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和北京大学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对该处进行了考古勘察,当时的考古队在广富林小范围发掘了两座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及其他遗址遗物。研究发现,这是上海最早发现良渚文化墓葬的两处遗址之一,这意味着一直被认为是现代城市、移民城市代表的上海,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人类居住生活。
  • 中新网记者李秋莹
    2022-08-18 17:03
    2006年,在环太湖地区考古学术研讨会上,“广富林文化”被正式确认的命名。2008年到2015年,经过六万多平方米的发掘研究,广富林文化在上海和全国早期文明研究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专业地位进一步强化。
  • 中新网记者李秋莹
    2022-08-18 17:30
    目前专家认为,广富林遗址的先民是从数百公里之外的北方翻越崇山峻岭迁徙而来,他们也许是上海这座“移民城市”里最早的一批“移民”,因此在生活习惯上带有了明显的北方痕迹。而葬俗的不固定,反应了移民初至上海,尚未形成风俗和传统,社群结构相对松散。
  • 中新网记者李秋莹
    2022-08-18 17:30
    此外,人们还可以一路游览广富林遗址核心保护区、骨针广场、春秋秦汉风貌台、官塘桥、富林照壁、集贤坊、海浦街区、陶土合掌村等场景。这些各具特色的展馆和场景,从不同的视角展示了上海这座城市多元、包容、大气、谦和的城市基因。
  • 中新网记者李秋莹
    2022-08-18 17:31
    谢谢工作人员,各位网友们,以上就是我们直播的全部内容,今天我们游览的广富林遗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里还有更多文物、更多美景等待着大家的探索、发现,欢迎大家来广富林遗址参观,体验穿越时空的感觉,感叹古人的智慧。
  • 没有更多内容了

相關(guān)直播
相關(guān)新聞
邊看邊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 评论
2人参与,1条评论
  • 最新评论
2022年8月19日 1:36 138****8383 [北京市网友]

关注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fù)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zé)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