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年11月24日 15: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解說】近日,廣西柳州市柳州畫院展廳內展出多幅色彩絢麗的新瓷畫作品。這些畫作創(chuàng)新性地將中國傳統瓷板畫與現代繪畫元素結合,在超薄繪畫新瓷板上實現中國畫、水彩畫、油畫等中西方多畫種的呈現,令不少民眾驚嘆不已。
【同期】繪畫愛好者 楊俏如
這個(新)瓷板畫我也是第一次接觸到。我們中國的傳統繪畫在色彩上相對來說是比較單一的,(新)瓷板畫結合了西方的油畫的色彩,以及水彩畫的色彩,畫面的構成也有新的探索和創(chuàng)造。
【解說】這些畫作均出自藝術家譚江寧之手,他年少時便與繪畫結緣,掌握國畫、油畫、水彩畫等多種繪畫技巧。談起新瓷畫的創(chuàng)作靈感,他表示來源于對自己愛作的遺憾。
【同期】藝術家 譚江寧
因為以前我畫過一幅彌勒佛的工筆畫,當時畫得非常好,當時我是很珍惜地把它保存起來。(結果)搬了幾次家之后就發(fā)現,它裂了。我就覺得很可惜,畫得這么好的畫不好保存。
【解說】此后,譚江寧一直在探尋能夠長期保存畫作的方式。2016年,性能穩(wěn)定,能夠長期保存的瓷板畫吸引他的注意。
瓷板畫是以白瓷為“畫紙”,通過手工繪畫、上釉,再經高溫燒制而成的一種平面陶瓷工藝品。早在清朝時期,不少文人畫家加入了陶瓷繪畫的領域,使中國傳統繪畫與陶瓷彩繪融合。
【解說】想起當年未能保存好的那幅畫,譚江寧便開始研究瓷板畫。在中國三大古瓷都之一——福建省德化縣,他與合作伙伴花費5年時間進行研發(fā),在白瓷畫板、顏料、燒制技藝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實現中西多種繪畫技法都能呈現于白瓷上,讓中國瓷板畫更具“國際范”。
【同期】藝術家 譚江寧
在表現的題材上,傳統的中國畫以前都是以山水花鳥、人物、走獸表達的。我是喜歡中西(繪畫)融合,我覺得中國很多傳統的東西要是和西方的理念融合在一起,那會更好。加上現在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那我覺得,是不是可以研發(fā)出更適合畫國畫的,或者說是其它畫種的瓷畫作品。
【解說】在展廳內,譚江寧新瓷畫作品的表現形式豐富多彩。一些作品頗具油畫特點,利用新顏料不同的熔點的特性,燒制出色彩豐富多樣的紋理,而另一些作品則采用中國國畫的技法,將山水意境展現在白瓷之上。
【解說】如今,隨著中西方美術圈的交流愈發(fā)深入,不少藝術品以中國傳統工藝品為載體,融入西方技法與審美。在柳州畫院院長李心軍看來,中西藝術文化互相包容,但創(chuàng)作過程中仍需留住本土文化的內涵。
【同期】柳州畫院院長 李心軍
(美術界)可以體現包容性,能夠多種文化的融合。但是我們主打的,中國文化還是占主導地位,其實我們所有的藝術、繪畫,實際上都是靠地域文化來支撐,根據本土性語言,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展。
劉俊聰 林馨 廣西柳州報道
責任編輯:【李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