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佚名
從中醫(yī)角度講,毒素總體上可分為“外來之毒”和“內生之毒”兩大類。外毒指來源于人體之外的,如大氣污染、水污染、農藥殘留、汽車尾氣等有害身體健康的致病物質。
內毒指的是肌體在新陳代謝后產生的各種廢棄物。人體毒素堆積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毒素本身攝入過多;二是人年紀大了或某些器官患病,不能及時將毒素排出體外。
毒素可分為幾類
人體是一個被毒素包圍的世界,一旦體內毒素堆積過多,便秘、肥胖、冠心病等一系列疾病就都不請自來了。體內毒素蓄積的信號主要有頭暈、煩躁不安、疲勞乏力、昏昏欲睡、食欲不振、便秘等。人體內的毒素垃圾有很多種,主要包括水毒、脂毒、淤毒、痰毒、氣毒、火毒等。
水毒 這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最嚴重。常見癥狀是小便減少、顏色深、排便不規(guī)律等。40歲以上的人尤其需要注意,如果早起后發(fā)現下眼皮、腳踝浮腫,就得提高警惕。
脂毒 吃得太油膩,肝細胞會被脂肪占據,肝臟就不能正常工作。要想清除脂毒,首先要降血脂。
淤毒 淤毒通常隱藏在人的血液里。很多人到了40歲后,脈象就變了,血管開始有淤積,老年人的血管更堵得厲害。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高發(fā)就與淤毒堆積有關,如果一直沒有得到清理,可能會被冠心病纏上。
痰毒 痰多是它最主要的表現。一般人早晨起來后,咳一兩口痰也就過去了,但有些人一天到晚痰總是咳不完,這就是痰毒堆積的表現。這可能與飲食不當或肺出了毛病有關。
氣毒 最主要的表現是口臭和排出的大便有異味。氣毒在我們的肺里邊,為了防止氣毒,每天晨起最好做做深呼吸,把肺里的濁氣呼出去。
人體三大排毒器官
人體自身有非常強大的排泄系統(tǒng),包括肝、腎、皮膚在內的很多器官,都能將有害物質排出。
肝 肝在中醫(yī)里是個解毒器,幾乎參與體內的一切代謝過程,能將包括有害物質在內的非營養(yǎng)性物質排泄掉。
腎 腎臟是人體內最重要的排毒器官,能夠過濾掉血液中的毒素,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研究表明:人不吃飯可以活20天,腎臟不排毒,只能活5天。正常人在30歲以后腎臟功能下降,排毒功能減退。
肺 最易積存毒素的器官之一。一個人每天會吸入1000多升空氣到肺中,許多細菌、病毒、粉塵等有害物質也隨之進入體內。肺能通過呼氣排出部分入侵毒素和體內廢氣,但與吸入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此外,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經過大腸的消化吸收后,會有部分物質形成糞便排出體外,而皮膚出汗、吐痰、流淚等也能排出部分毒素。
當好自己的排毒師
其實,你完全可以成為自己的排毒師。只要掌握了人體自身的排毒規(guī)律,就能事半功倍。
時間排毒法 按照中醫(yī)一天十二時辰的養(yǎng)生規(guī)律,晨起(卯時,5-7時)、中午(午時,中午1-3時)、傍晚(酉時,午后5-7時)分別為大腸經、小腸經、腎經當令,可多喝清水或綠茶排尿。
四季飲食排毒法 春季應多吃豆芽、草莓;夏季應喝綠豆湯、綠豆粥,多吃冬瓜、西瓜、竹筍等;秋季多吃梨潤肺;冬季多吃生姜解毒,蘿卜、白菜也能排毒,不妨多吃。
保持身體“三通” 大、小便和排汗是身體天然的排毒管道,要時刻保持通暢。大便能將人體50%的毒素排出體外,要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現代人兩天排便三次較為合適。一般來說,每天至少吃1斤蔬菜、一頓粗糧,就能讓你遠離便秘。
(摘自《生命時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