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日下午,山東省即墨市李靜等5名女青年帶著自己的血汗錢,從日本飛回青島。
2005年7月,山東省即墨市的李靜等5人,通過青島一家勞務輸出公司前往日本熊本縣一家公司從事針織工作。出國前,她們與勞務公司簽訂的合同中規(guī)定工資每小時300日元,可到了公司后她們的工資卻降為每小時250至270日元。此外,她們每天還要加班加點,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按照日本當?shù)胤梢?guī)定,剛到日本工作的研修生第一年不準加班。后來,她們還得知她們所在的熊本縣當?shù)毓べY水平為每小時最低不少于612日元,顯然,公司的做法違反了當?shù)氐姆梢?guī)定。
自己的工資被無故克扣,李靜等5人曾多次跟公司方面交涉,但都沒有結果。2007年8月24日上午,已經(jīng)在日本熊本縣工作了兩年多的李靜與其他4名同伴,終于鼓足勇氣,向當?shù)貏趧硬块T——熊本縣勞動基準科進行了投訴。
雖然當?shù)卣块T介入處理此事,但李靜她們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答復。8月29日,李靜等5人在當?shù)睾眯娜说膸椭,找到當(shù)孛襟w熊本日日新聞社。該社記者采訪后,將李靜5人的遭遇刊登在報紙上。同日,中國駐福岡總領事館也開始介入?yún)f(xié)調(diào)此事。最后經(jīng)總領事館工作人員協(xié)調(diào),這家公司終于答應補償每人110萬日元(約合7.3萬元人民幣)的工資和加班費。
中國駐福岡總領事館的領事表示,中國的駐外領事機構,首先要保護中國公民的權益。作為外出務工人員,受信息不通暢、語言障礙等原因,個人力量比較薄弱。當遇到工資糾紛等困難時,應當首先聯(lián)系中國駐當?shù)仡I事機構,通過寫信或者打電話進行咨詢和投訴,這樣更有利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李靜等5名女青年也表示,希望在國外打工的國人,都要勇于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利。(記者張慶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