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華文報摘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民進黨的危機并未過去

2006年12月10日 09:43

  (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 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fā)媒體聯(lián)系。)

  被視為“2008年大選前哨戰(zhàn)”的臺北、高雄市長選舉,昨晚終于塵埃落定。觀察家認為,非常情勢之下,藍綠維持“平盤”,算是打了一個平手,但這并不意味著陳水扁和民進黨的危機已經過去。

  戰(zhàn)果不利民進黨反省

  這次選舉結果,有一定戲劇性,雖然民調一直領先,但國民黨并未實現預期的北高“雙贏”。相反,民進黨不但涉險守住綠營重鎮(zhèn)高雄,而且在臺北市也輸得并不難看,其候選人謝長廷得票率逾四成,超過上屆同黨候選人李應元近5個百分點,有點“雖敗猶榮”的味道。

  從穩(wěn)住陣腳、暫時穩(wěn)住政局的角度講,民進黨尚且算是贏家。但理性地看、長遠地看,此選舉結果卻未必一定對民進黨有利。

  其一,陳水扁臨險“過關”,可能會繼續(xù)拖累民進黨。

  這次選舉,被一些人認為是對深陷弊案漩渦的陳水扁的一次信任投票。阿扁“天天關注高雄選情”,南下強力幫民進黨籍候選人陳菊助選,提前打“預防針”、撇清自己與選舉的關系,甚至在昨日投票時放話影射國民黨候選人黃俊英賄選,折射出他很擔心輸了選舉,黨內同志發(fā)難、對自己處境不利。而近一年來島內的事態(tài)表明,阿扁自保與民進黨脫困的矛盾難以調和,他“復活”成為一條龍,只會拖著民進黨在民意的低谷里徘徊,甚至繼續(xù)向下沉淪。

  其二,不利于民進黨反省。

  此選舉結果,令民進黨主席游錫堃不用下臺,扁系人馬繼續(xù)掌控民進黨中央,也容易使不少民進黨干部產生一種“民意仍在”的幻覺。與此同時,黨內反省、改革的力量,諸如原新潮流系的成員,不得不繼續(xù)“憋住氣”。這次選舉前,民進黨新生代的代表人物羅文嘉受到黨內同志“圍剿”,就是一例。

  選民情緒仍難紓解

  這次選舉,反映出北藍南綠的格局依舊。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選民的情緒之困短期內仍難以紓解。

  以高雄為例,陳菊險勝黃俊英,相差只有1114票。黃俊英陣營的部分民眾情緒激動,掩面痛哭。他們無法接受的是,在選舉前一夜,陳菊陣營竟然拋出“走路工”(賄選)光碟案攻擊黃陣營?梢灶A見,選舉爭議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

  對于綠營民眾,也有情緒之困。高雄投票率不高,反映出不少淺綠和中間選民對臺灣“比爛”的政治現實很失望,所以,他們選擇不去投票。很多綠營民眾被“催著”去投票了,但并非對阿扁和民進黨的施政表現感到滿意,只是實在不愿把手中的票投給國民黨、讓國民黨做大而已。

  “老鼠拉木锨,大頭在后頭”。明年,臺灣還將面臨“立委”選舉,后年還有“總統(tǒng)大選”。依目前的態(tài)勢,民進黨并未止住下滑的態(tài)勢,警醒的國民黨或有新一番作為,屆時,一旦民進黨輸了,其草根性甚強的選民的情緒又如何紓解?這還是一個值得臺灣深思的問題。(摘自香港明報;作者:歐陽五;有刪節(jié))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