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月存款準備金率再度上調0.5個百分點,但廣州二手樓市依舊表現平穩(wěn)。近日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公布數據顯示,2月廣州新十區(qū)的二手住宅成交量為47.31萬平方米,同比增加29.4%。其中,“老齡”房改房的成交價更是水漲船高。
小三房及小戶型租多賣少
2月廣州二手住宅成交呈現“分化”局面。其中,小三房物業(yè)的成交比重明顯減少,不少地產中介成交數據都顯示,80~100平方米的物業(yè)成交份額從1月的24.2%下調至19.4%;另外,低于40平方米的小面積物業(yè),成交份額也從6.7%減少到5.4%。
業(yè)界分析認為,這兩個區(qū)間的份額環(huán)比減少,主要與供應有關,如小面積物業(yè)在租賃市場上相當“吃香”,多數投資者都是用于出租而非轉售;而面積在80~100平方米之間的物業(yè)在租賃市場上也相當受歡迎,其成交份額比重從1月的13.6%增至2月的14.7%。
房改房均價高居5000元
受二手市場整體看好的走勢影響,市區(qū)“老齡”房改房的成交價也水漲船高。廣州滿堂紅提供的數據顯示,近數月來,由滿堂紅促成的房改房買賣宗數比例維持在兩成左右,成交均價則于這兩個月站穩(wěn)在5000元/平方米的水平線上。
據了解,房改房交易有近1/3位于越秀區(qū),其余位于荔灣、海珠、天河等區(qū)內,分布地段多在老城區(qū)腹地和新城區(qū)的商業(yè)旺地周邊,面積也集中在40~80平方米這一“大眾化”區(qū)間內。雖然這些房改房樓齡最長的達26年,最短的也有6年,但在地段、市政配套以及市場需求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即使樓齡超過20年的物業(yè),但其成交價仍舊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羅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