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體育|娛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視 頻·圖 片·論 壇|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廣 告|演 出|圖 片 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美戰(zhàn)略對話落幕 機制創(chuàng)新意義遠超過經貿議題
2007年05月25日 08: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當地時間5月23日,第二次中美戰(zhàn)略經濟對話在華盛頓閉幕,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和美國總統(tǒng)布什特別代表、財政部長鮑爾森共同主持閉幕式,吳儀和鮑爾森在評價對話取得的成果時說,本次對話取得了若干共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中新社發(fā) 王志剛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5月25日電 第二次美中戰(zhàn)略經濟對話,于5月23日在華府謝幕。當對話結束,世界關注的,不僅是兩國官員風光的面子,更是經貿合作實質的“里子”。近日出版的美國《僑報》刊載社論文章稱,如果越過具體的成果,透過這兩次對話本身,就可以發(fā)現(xiàn)美中之間,一種新的機制正在形成,一個新的框架正在搭建。這一機制或框架,不僅歷史上未有,而且國際間罕見,其意義遠遠超過經貿議題本身。

  文章寫到,第一,美中戰(zhàn)略經濟對話,是美中之間關于經濟貿易議題的高層對話機制。美中高度關心的是經濟與貿易這樣的話題。從美中間角度觀之,說明美中間的經貿關系中,經濟關系已經登上了戰(zhàn)略性的高度,被賦予了全局性的涵義。這主要得益于中美關系正常化后,兩國間的經貿往來的規(guī)模,已經到了誰也不能忽視誰的地步,中美之間的經濟實力對比,拉近到可以平等對話的地步。所以,這是時代進步使然,也是中美關系進步所致。

  第二,從“談判”走向“對話”:中美之間,對談判并不陌生。談判,是利益的討價還價,而對話,是立場的溝通,原則的確立,方針的指定。既務實,也務虛。使得關系突破狹隘與局部利益的局限,上升到哲學與思想的層次,戰(zhàn)略與全局高度。這也是重整體的東方思維,與重個體的西方思維的良性碰撞。當方向確立,航道開通之后,路途的曲折,暗礁的阻擋就不在話下了。

  第三,從“個別”走向“一攬子”互動:過去兩國間高層的經貿交流,往往局限于某個領域,如貿易、投資,等等;而在美中對話中,幾乎一網打盡了所有的經濟部門。這種超越部門與行業(yè)的全方位接觸,說明美中經貿的關系的發(fā)展,已經滲透到經濟的方方面面,光從一方面著手,已經無法解決兩國錯綜復雜的矛盾與沖突。最典型的美國外貿逆差問題,其根源超出了貿易,也超出了貨幣問題,而出在宏觀經濟的層面,光憑施壓人民幣升值,根本不能解決問題,而是要從宏觀經濟角度入手,兩國多部門合作才能奏效。

  文章認為,美中間建立了這樣的機制,不僅是美中關系間的創(chuàng)新,也是國際關系上的一個創(chuàng)新。在全球化的時代,美中高層如此的對話機制,由外而及內,必然會對各自國內的發(fā)展道路產生影響。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