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庫|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文娛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肥肥"病情拉響警報 傳TVB著手拍攝"紀念專題"

2006年10月20日 09:28

  香港藝人沈殿霞(左2)資料圖 中新社發(fā) 王麗南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10月20日電 據新聞晨報報道,兩個月來,香港藝人沈殿霞的病情一直牽動身邊親友和眾多觀眾心弦,盡管三周前其好友田啟文特地代晨報讀者撥通其電話,她本人也向大家報了平安;但日前香港媒體同行向晨報透露,連日來“肥肥”病情有轉危跡象,為此眾多記者已經在醫(yī)院連續(xù)守候了幾個晝夜,而香港TVB方面也已經著手拍攝其人物紀念專題。

  大病小病纏身 體重超重

  自從今年8月底“肥肥”被證實患病入院后,其病情就一直撲朔迷離:一方面,“肥肥”女兒鄭欣宜、前夫鄭少秋連同眾多親友聯合宣布“肥肥”病情好轉;另一方面,病情惡化消息卻不時傳出,8月底“肥肥”在養(yǎng)和醫(yī)院接受通膽管手術期間,病情急轉直下,基于經濟及安全的大前提,她立刻被轉到瑪麗醫(yī)院,經過更精密的詳細檢查后,院方即時召集肝臟科名醫(yī),為“肥肥”進行了長達38小時的大手術。

  據悉,“肥肥”不單膽管有事,連肝臟部位都出現感染。由于她的身體一向不怎么好,除了高血壓和糖尿病,再加上心臟有小毛病,醫(yī)療組處理得異常小心。最難處理的是其超過200磅的體重,在腹部附近進行大范圍的切除手術,實在頗有難度,一名參與手術的醫(yī)生表示:“目前是可以做的都做了,短時間內我們視為樂觀期!其余只能盡力而為。”雖然幾天前她已經從深切治療部(ICU)轉到普通病房,但病情并非如外界所報道般樂觀,轉房只是障眼法,以防招來類似之前狗仔針孔攝像機偷拍的麻煩。

  TVB著手拍攝肥姐紀念專題

  近日,更有來自香港非官方渠道消息透露,考慮到“肥肥”病情不容樂觀,目前TVB已經著手拍攝肥姐紀念專題,而此消息也讓一路追蹤其病情發(fā)展的眾多香港記者甚為緊張,這周開始,已經連續(xù)在醫(yī)院守候了幾個晝夜。

  而連日進出醫(yī)院探望和照顧母親的鄭欣宜卻始終保持沉默:前日,欣宜單獨到瑪麗醫(yī)院探望媽媽沈殿霞,表現輕松并且面帶笑容,逗留1個多小時后離開,黃昏時再折返醫(yī)院。當有記者問起欣宜曾說過計劃在本月底或下月初接媽媽出院回家,她否認有此打算,而且激動地說:“我沒有這么講過!”而記者昨天下午4點左右在醫(yī)院門口再次向其詢問肥姐病況,但她態(tài)度謹慎,仍拒絕透露更多消息。

  目前,TVB方面沒有對專題片一事作正面回應。但鑒于連日來香港方面的緊張形勢,還是有不少“肥肥”的忠實觀眾為此憂心并真誠期望她能早日度過難關。10月30日晚的無線臺慶夜晚會,“肥肥”主持的臺慶特備節(jié)目《有緣相聚》將按原計劃播出,節(jié)目記錄了大半年前,“肥肥”特地趕赴美國、泰國、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qū),訪問不少老友兼曾紅極一時的藝人,如秦祥林、何守信、陳麗斯、嘉玲、翁倩玉、何俐俐和陳美齡等的精彩內容,唯一遺憾的是節(jié)目旁白因病未完成。(作者:邱儷華)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