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7日電 美國迪斯尼行政總裁艾格日前親口證實了正與上海政府磋商在當地興建主題公園的消息后,對于建園進一步的細節(jié),艾格和上海市政府都三緘其口,引起各方關注。有分析人士就指出,迪斯尼只顧加快擴充業(yè)務,并未對一國兩園對地區(qū)發(fā)展的影響作出評估和交代,有缺乏社會責任感之嫌。
防外資濫用城市競爭謀利
據香港商報報道,對于迪斯尼與上海市政府商談建園事宜,有些香港學者認為內地應該慎重。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yè)中心主任陳文鴻表示,香港迪斯尼樂園開幕不足半年,其第一期擴建還未竣工,迪斯尼便洽談增建上海主題公園,明顯是看準滬港兩地均有意興建迪斯尼樂園,因此在取得香港特區(qū)政府投資200多億港元建造香港迪斯尼后,便加快在中國內地增建另一主題樂園的步伐。而香港迪斯尼的營運和票務安排還未明朗化,迪斯尼只顧加快擴充其業(yè)務,并沒有考慮兩個主題公園對地區(qū)發(fā)展的影響,難免有缺乏社會責任感之嫌。
從春節(jié)期間出現的香港迪斯尼“拒客”事件來看,迪斯尼對于節(jié)假日期間中國游客的消費能力顯然估計不足。一旦上海開建迪斯尼,這個問題將是迪斯尼能否在中國順利發(fā)展的主要障礙之一。
陳文鴻還建議,從國家整體利益考慮,應防止外資“濫用”城市競爭來謀利,有關部門可通過調控土地或其他資源來進行市場監(jiān)管。
據知情人士透露,關于建園一事,迪斯尼在十年前就已開始與上海進行接觸、商談,一直懸而不決的主要原因是迪斯尼條件太苛刻而沒有談妥。此外,迪斯尼和其他打算進入中國的主題公園基本都選擇一個模式,即主要的現金由中方投入,并且中方還要負責基礎設施投資;而外方投入品牌和部分現金,并向中國收取特許費和管理費。這種模式下,如果超大型主題樂園贏利數十年,中外投資雙方可實現雙贏;如生命周期較短,外方通過建設期收益和剛開業(yè)幾年的特許費、管理費和股份分紅收回投資,而中方將承擔幾乎是全部的風險。
市場龐大料可容“二虎”
對于上海建迪斯尼是否會影響香港迪斯尼,香港旅游業(yè)議會總干事董耀中認為,上海建迪斯尼樂園,對香港的影響不大。因為兩地的主題公園定位和營運模式可能不一,配套設施也并不相同,因此不相信二者存在競爭問題。香港旅游還有其他獨特景點,不應過分看重迪斯尼對香港的影響。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蘇偉文認為,由于中國內地市場龐大,加上內地經濟增長迅速,預計需求將能夠支持兩個迪斯尼樂園。美國也建有兩個迪斯尼樂園來滿足市場需求,“一國兩園”有前車可鑒。一些業(yè)內人士也認為,香港迪斯尼輻射整個珠三角,而上海設立迪斯尼,面對的則是富庶的長三角,競爭關系不大。
香港迪斯尼只有在黃金周和周末的時候“興旺”,平時門票能賣出黃金周期間的三分之一已經是不錯的業(yè)績了。分析人士指出,上海的地理位置可以輻射南北,比香港的輻射面更大,加之不需要過海關等程序,因此,迪斯尼在上海建園將可以避免香港迪斯尼出現的平時入園率偏低的問題。
(摘自:《香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