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科教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大學排行榜現身19年:1個就夠還是多多益善?

2006年07月17日 09:21

    2005年10月28日,英國《泰晤士報》的高等教育增刊公布2005年全球大學排行榜,美國哈佛大學名列第一,北京大學名列全球第15位,超過日本的東京大學名列亞洲第一。 中新社資料圖 吳芒子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7月17日電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騰訊網合作實施了一項題為“大學排行榜多好還是少好”的網絡調查(10972人參與)。結果顯示,54.8%的人認為,大學排行榜的存在是必要的。

  在中國,大學排行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年前

  1987年9月13日,《科技日報》刊登了國內第一份大學排行榜。榜單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學研究所制作,公布了我國87所重點大學的排序。

  這是一份以在國際權威刊物上刊發(fā)的論文數量作為統(tǒng)計指標的榜單。9年后,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綜合排行榜出爐——這個排行榜依據高校辦學基本條件、學科建設及成果、學生質量等指標對大學進行綜合實力考察。它刊登在《中國高等教育評估》雜志1996年第1期上。

  從1987年至今,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學研究所、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網大(中國)有限公司、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南京大學、國家科委等機構都參與過對大學的排名。然而到現在為止,究竟有多少家機構做過多少個大學排行榜,似乎沒有人能說得清。

  去年2月,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在《文匯報》發(fā)表文章稱,據統(tǒng)計,目前我國有17個單位或組織,都曾依據各自的指標體系對國內大學進行過排名,先后已經發(fā)布了30多個不同的大學排名。

  而最新一期的《瞭望東方周刊》則指出,據資料顯示,1987年以來,全國已有近20家機構,以不同的指標體系對大學進行評價與排名,產生的大學排行榜約有 100個。

  如今,比較火爆的兩份大學排行榜分別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學研究所“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和網大(中國)兩家民間組織主持。每年,這兩家機構除了發(fā)布一張綜合性大榜之外,還會發(fā)布一系列子榜,比如“學術資源排行榜”、“15所中國一流大學名單”等等。

  “它可以為社會、家長、考生提供認識導向和評判標準!敝醒虢逃茖W研究所的蔣國華教授說。1987年,他參與制作了國內第一份大學排行榜。

  逐年遞增的高考考生人數為“大學排行榜”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今年,全國參加高考的總人數達950萬,比去年增加83萬。越來越多的考生和家長需要對大學有細致的了解,以準確填報志愿。

  名次≠實力 ——排名靠后的學校錄取分有的更高

  大學排行榜的出現順應了考生需求,但只有19.7%的人認為它能給高三考生和家長提供報考依據,50.0%的人認為排行榜的最大價值在于使公眾對大學有客觀的認識和比較。

  “那(排行榜)只是個參考,最后的決定還要綜合老師、同學提供的信息等等各方面的因素。”今年遼寧的高考考生張冰說。

  “按照國內排行榜指標,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這所培養(yǎng)了30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世界一流大學,學生只有2000人左右,可能在中國進不了前三名!鄙虾=煌ù髮W的熊丙奇教授舉了個例子。

  他認為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目前還很不完善,而現在一些大學排行榜強調的是大學規(guī)模——比如學生容量、校舍面積、儀器設備等,但是這些本質上屬于大學辦學的成本,是辦學的投入——而非大學辦學的實力。這樣的榜單并不能如實反映大學的水平。

  評價本身就是很主觀的東西

  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教育部反對對各大學進行綜合性排名,因為“對大學進行綜合性排名需要公正性和權威性,而在現有條件下要做到公正、權威非常難。”

  要保證大學排行榜的公正性和權威性,有合適的排行榜發(fā)布單位顯得非常重要。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43.6%的人選擇應該由“政府主管部門”來發(fā)布榜單,此外,還有37.7%的人選擇了“民間學術機構”。

  在一部分人眼中,政府主管部門排出的大學排行榜,數據來源應該真實可靠,其評價更權威。

  全國政協(xié)委員、江蘇省政協(xié)副主席黃因慧曾遞交過一個關于規(guī)范中國大學評價和排名的提案,他在接受《暸望東方周刊》記者采訪時說:“高校評比應該由教育部組織進行,不是隨便什么人或民間組織都可以做的。這種缺乏科學性與權威性的排名會產生嚴重的負面社會影響。不科學的排名會造成不少考生考入那些排名雖靠前但水平一般的大學而悔恨終身。”

  蔣國華教授卻認為對于民辦機構參與大學排名,政府“應該放權”。

  熊丙奇教授也覺得,大學排行榜不是政府去做就會更好。“如果政府對大學進行排名,這些排名的行政評價指標可能會影響大學發(fā)展。有的大學可能會為了名次上升,依照評價指標去發(fā)展!彼ㄗh,政府應該做的是規(guī)范、開放有關高等教育的公共信息,明確有關標準。

  事實上,從大學排行榜誕生至今,僅有一份榜單以中國政府部委名義發(fā)布,這份榜單由國家科委于1992年發(fā)布。榜單排出了中國大學四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除此之外,其他的大學排行榜都以民間學術機構的名義發(fā)布。

  一旦民間機構參與制作榜單,多個排行榜結果的出現便不可避免。

  據曾經參與過2004年《中國高校競爭力評價報告》的調研、撰寫工作的小謝介紹,各種民間機構的排行榜參照的核心指標,其實差別并不大。指標體系內一般都含有辦學資源、師資水平、學術聲譽等。但不同機構賦予這些指標的權重會不一樣,加上統(tǒng)計口徑和數據采集路徑不統(tǒng)一,往往結果也就有所不同。

  對于本次調查中65.8%的人認為“只有一個權威的大學排行榜比較好”的結果,蔣國華和熊丙奇均認為,公眾對一個權威排行榜的渴望是可以理解的,但這個“惟一”需要依靠優(yōu)勝劣汰的市場規(guī)律才能最終選擇出來。 (高欣藝、仇廣宇、任偉嬌)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